“憀栗悲伤”的出处是哪里
你知道“憀栗悲伤”这句诗有多有趣吗?它出自明代朱栴的《浪淘沙》,听起来像是在海滩上玩沙子,实则描绘的是边塞的荒凉。想象一下,戍边的将士们穿着破旧的铠甲,面对萧瑟的秋风,内心的凄凉可想而知。你可能会问:“他们真的不想家吗?”当然想啊!白天他们在边境线上站岗,晚上望着南飞的大雁,偷偷羡慕它们还能回家。你是不是也想问:“他们有没有偷偷写情书?”当然有!只不过写的不是“我爱你”,而是“想你”。这首词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戍边生活的苦涩,还揭示了战士们内心的柔软。下次再有人觉得古代诗歌枯燥,你就跟他们讲讲“憀栗悲伤”,保证他们也能会心一笑!
“憀栗悲伤”出自明代朱栴的《浪淘沙》。
“憀栗悲伤”全诗
《浪淘沙》
明代 朱栴
塞下景荒凉,淡薄秋光,金风淅淅透衣裳。
读罢安仁《秋兴赋》,憀栗悲伤。
廿载住边疆,两鬓成霜,天边鸿雁又南翔。
借问夏城屯戍客,是否思乡?
浪淘沙·秋注释
①这首词选自《宣德宁夏志》,《嘉靖宁夏新志》、《弘治宁夏新志》、《万历朔方新志》、《朔方道志》亦收录此词,题目作《浪淘沙·塞垣秋思》。浪淘沙,词牌名。
②安仁《秋兴赋》:指西晋文学家潘岳,字安仁,工诗赋,曾作《秋兴赋》。
③憀栗:同“寥栗”,凄怆貌。
④夏城: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老城。宋为西夏都城,明为九边重镇宁夏镇城,故称镇城为夏城。屯戍客:驻守边疆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