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银行供应链金融运营模式

银行供应链金融运营模式

银行供应链金融运营模式

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通过整合供应链中的信息流、物流和资金流,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。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有多种运营模式,主要包括:

1. **动产质押融资模式** :

- 借款人以自有货物作为质押物,向银行申请贷款。

- 质押物可以是存货、仓单、商品合格证等。

- 目的是加速动产的流动,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。

2. **应收账款融资模式** :

- 中小企业以其对核心大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物,向银行申请短期贷款。

- 核心大企业通常提供反担保,确保中小企业无法偿还贷款时,核心大企业需承担责任。

3. **保兑仓融资模式** (也称为“厂商银”业务):

- 融资企业以在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,由银行控制提货权,提供贷款。

- 该模式涉及生产商、经销商、仓库和银行四方合作。

4. **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估体系** :

- 收集供应链上企业的交易数据、经营数据和个人信用信息。

-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信用评估。

-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融资额度和利率。

5. **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** :

- 采购贷:针对企业采购环节的资金需求提供贷款。

- 合同贷:基于企业与合作伙伴签订的合同提供融资服务。

- 票据付:为企业提供商业汇票的贴现服务。

6. **创新金融服务模式** :

- 例如,网商银行通过与电商平台的数据对接,为中小商家提供融资解决方案。

7. **企业资产池为核心构建供应链新金融生态** :

- 中信银行等金融机构聚焦企业交易结算环节,提供综合解决方案。

供应链金融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流动性,降低融资成本,并增强供应链的韧性。然而,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,也面临过度依赖核心企业、风险控制等挑战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供应链金融的动产质押融资流程是怎样的?

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核心企业的角色是什么?

保兑仓融资模式的企业如何选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