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门宴一词多义
《鸿门宴》中的“鸿门宴”一词多义,具体如下:
1. 谢 :
道歉: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。
感谢:哙拜谢,起,立而饮之。
辞谢:乃令张良留谢。
2. 辞 :
推辞:臣死且不避,厄酒安足辞。
告别:今者出,未辞也,为之奈何?
计较:大礼不辞小让。
告辞:未辞也。
3. 故 :
交情:君安与项伯有故。
特意:故遣将守关者。
被:不者,若属皆且为所虏。
作为:军中无以为乐。
4. 坐 :
坐下:项王、项伯东向坐。
座位:因击沛公于坐。
5. 以 :
介词,把:具告以事。
介词,凭:籍何以至此。
介词,拿: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。
表目的连词,来:还军霸上,以待项王。
6. 且 :
副词,尚且:臣死且不避,卮酒安足辞。
副词,将要:若属皆且为所虏。
副词,况且:且为之奈何。
7. 于 :
介词,比:长于臣。
介词,正当:当是时。
介词,抵挡: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。
8. 之 :
代词,指代前文提及的事物或人。
9. 幸 :
宠幸:妇女无所幸。
副词,幸亏:故幸来告良。
10. 去 :
离开:亡去不义。
距离:相去四十里。
11. 因 :
趁机:因言曰;不如因善遇之。
于是: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。
以上是《鸿门宴》中“鸿门宴”一词的多义解释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鸿门宴中还有哪些成语或典故?
鸿门宴的典故出自哪部史书?
如何理解鸿门宴中的比喻手法?